江邊村黃氏宗祠廣東省東莞市企石鎮
 
     江邊黃氏宗祠位於東莞市企石鎮江邊村的隔塘自然村和大圍自然村交界處,占地面積654平方米。據《江邊黃氏族譜》記載,江邊黃姓先祖南宋時因戰亂從江夏(今湖北漢口一帶)幾經周折南遷定居於江邊,明朝嘉靖年間(1522—1560年),族裔黃學伊中舉出仕為官(官至江西撫州通判),倡議之下,興建黃氏宗祠。清鹹豐九年(1859年),族人黃龍韜因征剿太平軍有功,受朝廷封賞後,對祠堂進行重修。祠堂面寬五間,進深三間,硬山頂,擡梁式混穿鬥式結構,中軸線對稱布局,庭院式設計,使用36根石柱作支撐梁架。正門是鬥拱牌樓,高寬各12米;二、三進各設有明天井兼回廊,三進另辟有左右廂房。布局合理,寬敞、明凈、莊嚴、大方,具有早期珠三角建築文化特色。祠內保存有明朝海瑞題贈的楹聯(仿制品)一副,有黃學伊題書的正門牌匾,有清光緒皇帝嘉獎族人黃龍韜為“振威將軍”的木刻聖旨,還保留有一批木雕、石雕、灰塑等建築構件,工藝考究,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黃氏宗祠於1992年由江邊村村民集資進行了修葺,1998年被列為東莞市文物保護單位。 
   江邊村黃姓始祖黃雲蘿,於南宋時因戰亂從江夏(今湖北漢口一帶)南遷,幾經周折後落居企石鐵崗。約1311年,黃雲蘿的第七代孫月聰,再定居江邊。明朝以後,家族人丁漸漸興旺,於嘉靖年間(1550年左右)興建黃氏宗祠。
據江邊黃姓《蔔卿公家譜》記載,倡議興建黃氏宗祠的是族人黃學伊。黃學伊是明朝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舉人,中舉後初任瓊山縣(今海南省內)教諭,後任江西撫州左堂、通判。瓊山是名臣海瑞的家鄉,黃學伊在瓊山任職時便很欣賞當時未有“功名”的海瑞(1514-1587)。海瑞中舉(1549年)出仕的幾年後,黃學伊又與他同在江西一帶為官,黃學伊在撫州任通判,海瑞在附近的興國任知縣,二人交往甚密。明隆慶六年(1572年)夏天,海瑞曾在黃氏宗祠住了一個多月。當時海瑞已被罷官,專門從瓊山來探訪閑賦在家的黃學伊,就近入住祠內。期間為黃氏宗祠書題楹聯一副:“匡弼王公葵悃日傾沾雨露;忠誠赤子鐸聲時振徹雲霄”。
  黃氏宗祠首次重修是清鹹豐九年(1859年),與族人黃龍韜有關。黃龍韜(1814年—1894年)清道光丙午(1846年)科武解元,任廣州府臺兼南(南雄)韶(韶關)連(連州)總鎮,因征剿紅巾軍(何六起義軍)、太平軍有功,受朝廷封誥“振威將軍”。為光宗耀祖,於鹹豐九年(1859年)對祠堂進行重修。
  黃氏宗祠正門是鬥拱牌樓,屬當時朝廷準許方可建造的一種高規格建築。緣何獲準建造排樓,在族譜之類未見記載。民間流傳的說法是:黃學伊托海瑞幫忙,朝廷批準建造。
  新中國成立後,黃氏宗祠曾一度成為東莞第七區政府的會堂、放電影的場所,稍後又改作榨糖、碾米、榨油作坊。1959年夏天,東江河水急漲,祠堂的木料、牌匾包括海瑞題書的一副楹聯木匾(硬木,長約4米、寬約0.4米)被作為抗洪應急物資,加固東江堤圍險段,決堤時全部散失。文革期間,祠堂的牌匾、木雕及工藝構件被視作“四舊”,大部分被毀。1992年,江邊村民自發集資對祠堂進行重修。
  江邊黃氏宗祠坐南向北,面寬五間,進深三間,硬山頂,擡梁與穿鬥混合梁架式結構,中軸線對稱布局、院落式設計,內置36根石柱作支撐梁架;正門是鬥拱牌樓,高寬各12米;二、三進各設有明天井兼回廊,三進另辟有左右廂房。黃氏宗祠布局合理,寬敞、明凈、莊嚴、大方,帶有明顯中原建築文化色彩和早期南方建築的特征。祠內保留有明江西撫州左堂黃學伊題書的“起鳳”正門牌匾、海瑞題贈的楹聯(仿制品)一副,有清光緒皇帝嘉獎黃龍韜的木刻聖旨殘件,還保留有一批精細的木雕、石雕、灰塑等建築構件,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祠堂頭門鬥拱式牌樓,屬於當時較高規格的建築。
 
廣告服務 | 訂閱《黃族》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系我們
香港地址:香港九龍旺角彌敦道678號華僑商業中心15C
廣州地址:廣州市環市中路205號恒生大廈B座1217室
網站運營商:廣東金門子美術發展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開物律師集團廣州辦事處 王小雨
電話:020-28320389 28320307
版權所有©中國粵商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粤ICP备11046136号-1 公安部备案号44011102000997
 POWERED BY www.huangzujinshen.com